在感染了HPV病毒的宫颈上皮细胞内,其细胞学和组织学上都有独特形式的细胞病变,这种细胞被命名为“挖空细胞”。
挖空细胞是一种中间细胞,其细胞核异型性明显,核周有明显的晕状空隙,因晕周细胞质丰富,故胞质——空晕之间的交界面十分清晰。即使在核异型性不太明显的情况下,细胞核仍然表现为形状不规则、深染,靠近表层的细胞可见核膜起皱。缺少核仁的细胞核变大,约2-4倍于周围的非气球样细胞的细胞核。
根据细胞形态,检测报告中的挖空细胞大都是特异性改变,在数量上可多可少。虽然大都认为挖空细胞是HPV感染的特异性病变,但并非所有的“挖空细胞”都与HPV感染有关,有证据表明,类似的病变也可见于其他病毒感染,例如EB病毒也可导致宫颈挖空细胞样改变。
挖空细胞在湿疣和CIN1中比较常见,但在CIN2-3中还是比较少见的。
通俗点说就是,挖空细胞大都是由hpv病毒感染导致的鳞状上皮细胞发生的形态学改变,其泡浆发生了空泡化的改变,提示的是良性改变,是指有尖锐湿疣存在,而宫颈处的报告一般提示的是湿疣样改变。
转载请注明作者:北京地坛医院刘彦春,否则谢绝转载。
新浪微博:地坛医院刘彦春
刘彦春,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、副教授、医学博士。最高人民法院法医鉴定组性病专家,全国子宫颈癌防治协作组成员,北京首批256位医学科普专家。研究领域:性传播疾病(尤其对HPV病毒感染造成的各类尖锐湿疣和宫颈疾病)、女性下生殖道感染、艾滋病、常见皮肤病。